Note

The Funtoo Linux project has transitioned to "Hobby Mode" and this wiki is now read-only.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of "Install/zh-cn"

From Funtoo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Line 846: Line 846:
我们也有许多讲解安装系统的页面,参考 [[:Category:First Steps|First Steps]] 来获得一份列表。
我们也有许多讲解安装系统的页面,参考 [[:Category:First Steps|First Steps]] 来获得一份列表。


如果你的系统没有正确启动,参考 [[Installation Troubleshooting]] 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系统没有正确启动,参考 [[Installation Troubleshooting]] 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Category:HOWTO]]
[[Category:HOWTO]]
[[Category:Install]]
[[Category:Install]]
[[Category:Official Documentation]]
[[Category:Official Documentation]]

Revision as of 10:06, July 3, 2018

Install Funtoo Linux

Other languages:
Deutsch • ‎English • ‎Türkçe • ‎español • ‎français • ‎italiano • ‎polski • ‎português • ‎slovenčina • ‎Ελληνικά • ‎русский • ‎українська • ‎հայերեն • ‎עברית • ‎ไทย • ‎中文(中国大陆)‎ • ‎中文(台灣)‎ • ‎日本語 • ‎한국어
   {{{title}}}
{{{body}}}

介绍

这篇文章指导你如何在 PC 兼容机器上安装 Funtoo Linux 系统,我们将只进行包含基本系统配置的最小化安装。

如果你曾经有过 Gentoo Linux 的安装经验,你会发现很多步骤是相似的。但由于两者安装过程有些许不同,还是建议你通读本文。如果你是第一次安装 Gentoo 系 Linux 发行版,甚至第一次接触 Linux,也没有关系,我们会尽力让安装指南对于纯新手友好。

   Note

如果你在 ARM 架构的机器上安装 Funtoo Linux,请阅读 Funtoo Linux Installation on ARM 这篇文章,以了解不同之处。

安装步骤

下面介绍 Funtoo Linux 安装的基本步骤:

  1. 准备 Live CD
  2. 准备硬盘
  3. 创建挂载 文件系统
  4. 安装 Stage 3 文件包
  5. Chroot 进入新系统
  6. 下载 Portage 源码树
  7. 系统配置网络配置
  8. 安装 Linux 内核
  9. 安装系统引导程序
  10. 最后收尾工作
  11. 重启系统

Live CD

为了安装 Funtoo Linux,你首先要使用一个基于 Linux 的 Live CD 或者 USB 介质启动电脑。我们推荐你使用 Gentoo 系的 System Rescue CD,因为它包含大量的工具,并且同时支持32位和64位的系统,你可以将它烧录在 CD/DVD 或者 USB 介质中,从这里下载它的 ISO 镜像文件:

   Important

无显示: System Rescue CD 以 UEFI 方式启动时可能无法正确初始化显卡。 (请查阅 FL-2030.) 如果碰到此问题,请在 System Rescue CD 启动 GRUB 菜单时, 输入 e 编辑 GRUB 启动行并添加insmod all_video 然后再启动系统。这个问题已经提交到 System Rescue CD 上游的开发者。

   Note

如果使用老一些版本 System Rescue CD 进行启动, 在你打算安装 64 位系统时,一定要在启动菜单选择rescue64 内核进行启动。默认情况下, System Rescue CD 以 32 位模式启动,并且能够自动识别 64 位 CPU。

连接网络

如果已经成功启动 System Rescue CD,请确认是否连接到 Internet,因为安装 Funtoo Linux 需要互联网:

root # ping www.google.com
PING www.google.com (216.58.217.36)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den03s10-in-f4.1e100.net (216.58.217.36): icmp_seq=1 ttl=57 time=30.1 ms

如果能够 ping 通外网 (检查 64 bytes 信息)表示网络连接正常。 输入 Control-C 停止 ping 程序。

如果以 WiFi 方式连接互联网,System Rescue CD 必须要运行图形界面。可以运行 startx 命令来启动图形界面:

root # startx
caption

接下来,用 NetworkManager 软件连接 WIFI 网络。 (软件图表在图形界面的任务栏的右下方) 然后,在图形界面下运行终端程序,确认电脑已经连接到互联网。

远程安装

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以 SSH 远程登录到 System Rescue CD 的系统进行安装操作。

如果你采取远程登录 System Rescue CD 方式进行安装,先要确认系统已经联网,然后还需要给 System Rescue CD 设置一个 root 密码:

root # passwd
New password: ********
Retype new password: ********
passwd: password updated successfully

设定完 root 密码后,还要知道 System Rescue CD 的 IP 地址。然后可以通过 ssh 连接。在 System Rescue CD 的终端上输入 ifconfig 来获取要连接的 IP 地址:

root # ifconfig

可以从某个本地LAN口上看到(包含字段 inet addr:) IP地址信息。该地址就是你通过远程主机连接到 System Rescue CD的IP地址。 例如,你可以通过你现有的Linux 或者MacOS等系统连接System Rescue CD的这样格式的1.2.3.4 IP地址:

(remote system) $ ssh root@1.2.3.4
Password: **********
   Note

如果使用 Microsoft Windows 系统进行远程连接,你需要在 Windows 上下载 SSH 客户端,比如 PuTTY.

在通过 ssh 登录后,即可远程连接到 System Rescue CD 并执行安装步骤。

准备硬盘分区

在本段,我们将了解Funtoo Linux系统如何从硬盘启动。"启动",意思是在当打开电脑的电源开关后(比如桌面电脑,笔记本,服务器),进入Linux系统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启动”类似处理器先启动内置的固件,然后查找Linux内核再运行它,并由Linux内核识别系统硬件和启动这些硬件。

背景知识

   Note

作为 Linux 新手,可以忽略下面这段,选择哪一个?

以前,PC 机只有一种启动模式。包括所有的个人电脑,服务器的启动固件都是 "PC BIOS",并且所有的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 都位于硬盘的起始位置,PC BIOS 负责在主引导记录上读取分区信息,并查找和装载启动代码,并以此来启动Linux系统。

后来,又出现了新式系统引导固件 EFI (可扩展固件接口) 和 UEFI (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以及能够定义大于 2.2TB 容量的硬盘分区的 GPT 分区表。忽然之间,我们有了各种引导 Linux 系统的方式可以选择,之前的一招鲜吃遍天变得更加复杂了。

在这里我们先花点时间看看配置你的硬盘引导 Linux 又哪些方法可以选择。这份安装向导使用且通常推荐你使用老式的 BIOS 引导和 MBR 分区表。它们被几乎所有的硬件设备所支持。这种引导方式不会出问题。只要你的硬盘小于 2TB,它也不会妨碍你使用全部的硬盘空间。

然而,有时候老式办法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的硬盘容量大于 2TB,MBR 分区会阻碍你使用全部的硬盘空间。除此之外,有一些称作 “PC” 的系统不再支持 BIOS 启动,必须使用 UEFI ,所以这份安装指南也记载了如何用 UEFI 引导。

只要你没有特别的理由,我们都推荐你使用老式引导。这里我们用 GRUB 引导 Linux 内核,所以我们称这个方法为 BISOS + GRUB (MBR) 引导。这是在 PC 兼容平台上设置引导 Linux 的传统办法。

如果你需要用 UEFI 引导,我们不推荐使用 MBR 分区表,因为有些 UEFI 系统支持这个,有些不支持。我们推荐用 UEFI 引导 GRUB,由 GRUB 引导 Linux。我们称之为 UEFI + GRUB (GPT) 方法。

是的,还有更多的方法在 启动方法 页面。我们曾经推荐 BISO + GRUB(GPT) 但是这个并不被多少设备支持。

用哪种?

问题是——选哪种呢? 下面就是答案

原则1——旧式引导:如果你能正常启动 System Rescue CD 并且它显示一个蓝色的初始菜单,就说明你是用 BIOS 启动的,以及你应该也能用 BISO 引导 Funtoo。所以,除非你有特殊原因需要用 UEFI,比如有大于 2.2TB 的硬盘,这时你要参考原则2来确认你的设备支持 UEFI。反之则使用 BIOS 引导。
原则2——新式引导:如果你能正常启动 System Rescue CD 并且显示黑白的启动菜单——恭喜,你的系统支持 UEFI 引导。可能你的系统也同时支持 BIOS,但是请先试 UEFI。你也可以花点时间研究研究配置
   Note

高级用户可能想到: 旧式和新式之间有什么明显差别?: 如果你使用老式的MBR分区,你的/boot分区将是ext2文件系统,并且你需要使用fdisk新建分区。如果你使用新式GPT分区和UEFI启动,你的/boot 分区将使用vfat文件系统,因为vfat是UEFI所能读取的,你将使用gdisk创建分区。GRUB的安装过程将稍微不同。这就是接下来可能会涉及到的内容,满足你的好奇心。

要通过新式的UEFI方式安装Funtoo Linux,你必须让System Rescue CD以UEFI方式启动。如果你成功在UEFI下启动sysresccd,你将看到一个黑白界面让你选择启动rescue cd的模式。或者你将看到带有黑色文本的蓝屏,将不能以UEFI启动,你也不能在安装过程中设置UEFI启动

   Note

有些主板可能支持 UEFI 但请不要使用例如 Gigabyte GA-990FXA-UD7 rev 1.1 的 Award BIOS 可以让 CD/DVD 以 UEFI 启动。但并不能让硬盘以 UEFI 启动并安装 Funtoo Linux。UEFI 必须同时支持可移动介质(所以你可以以 UEF I启动 System Rescue CD)以及固定介质(这样你才能启动 Funtoo Linux 开始安装)。该 BIOS 的新版(rev 3.0)完全支持 UEFI。这指出了第三个要点——了解你的硬件

老式(BIOS/MBR)方法

   Note

如果 System Rescue CD 启动后菜单是浅蓝色则应该使用 BIOS 启动。如果你想使用新式方法, 点击此处跳转。

首先,你需要找到正确的硬盘来进行分区。尝试下列命令验证 /dev/sda 是要进行分区的硬盘:

root # fdisk -l /dev/sda

Disk /dev/sda: 640.1 GB, 640135028736 bytes, 1250263728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gpt

root #         Start          End    Size  Type            Name
 1         2048   1250263694  596.2G  Linux filesyste Linux filesystem

建议删除现有磁盘上所有的 MBR 或者 GPT 分区表以防止混淆。我们将使用 sgdisk 完成此操作:

   Warning

这将使现有分区不可访问,建议事先备份。

root # sgdisk --zap-all /dev/sda

Creating new GPT entries.
GPT data structures destroyed! You may now partition the disk using fdisk or
other utilities.

如果输出这样的结果,不必担心,命令已有效运行

***************************************************************
Found invalid GPT and valid MBR; converting MBR to GPT format
in memory. 
***************************************************************

现在我们将使用 fdisk 创建 MBR 分区表和分区:

root # fdisk /dev/sda

fdisk下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清除分区表:

Command (m for help): o ↵

创建第一个分区: (boot):

Command (m for help): n ↵
Partition type (default p):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First sector: 
Last sector: +128M ↵

创建第二个分区: (swap):

Command (m for help): n ↵
Partition type (default p): 
Partition number (2-4, default 2): 
First sector: 
Last sector: +2G ↵
Command (m for help): t ↵ 
Partition number (1,2, default 2):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all codes): 82 ↵

创建根目录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n ↵
Partition type (default p): 
Partition number (3,4, default 3): 
First sector: 
Last sector: 

验证分区表: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a: 298.1 GiB, 320072933376 bytes, 625142448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82abc9a6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2048    264191    131072  83 Linux
/dev/sda2         264192   4458495   2097152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3        4458496 625142447 310341976  83 Linux

将分区表写入磁盘:

Command (m for help): w

您的新MBR分区表已被写入你的系统磁盘。

   Note

你现在已经完成了分区!现在,跳转至 创建文件系统

新式(UEFI/GPT)方法

   Note

如果你想用 UEFI 启动,且 System Rescue CD 的启动介面是黑白的,则可以用该方式。如启动介面是蓝色,则该方式不会生效。

gdisk 命令可以用来创建一个 GPT 格式的分区。调整一个适合你自己的分区大小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新手来说,默认的分区设置就能够满足需求。运行 gdisk :

root # gdisk /dev/sda

gdisk 中,按照以下步骤来操作:

创建一个新的分区表(这将会在保存时擦除掉当前磁盘上所有的数据):

Command: o ↵
This option deletes all partitions and creates a new protective MBR.
Proceed? (Y/N): y ↵

创建第一个分区(boot):

Command: n ↵
Partition Number: 1 ↵
First sector: 
Last sector: +500M ↵
Hex Code: EF00 ↵

创建第二个分区(swap):

Command: n ↵
Partition Number: 2 ↵
First sector: 
Last sector: +4G ↵
Hex Code: 8200 ↵

创建第三个分区(root):

Command: n ↵
Partition Number: 3 ↵
First sector: 
Last sector:  (for rest of disk)
Hex Code: 

在安装的整个过程当中,您可以敲入 "p" 然后点击回车键来查看当前的分区表。如果犯了错误,您可以通过命令 "d" 来删除一个您建立的分区。当对分区满意时,使用 "w" 来将改动写入磁盘:

将分区表写入磁盘

Command: w ↵
Do you want to proceed? (Y/N): Y ↵

分区表现在就将被写入磁盘,gdisk 也会关闭。

现在,你就创建了 GPT/GUID 分区,并且会在 Linux 中以 block devices 出现

  • /dev/sda1,被分配给 /boot 分区,
  • /dev/sda2,将被用作交换空间,并且
  • /dev/sda3,将被分配给 root 分区。
   Tip

你可以通过运行 lsblk 命令来验证你正确地创建了块设备

Creating filesystems

   Note

这个部分讲解了关于 BIOS UEFI 的安装,一定不能跳过!

使用新建立的分区之前,在前面的步骤中创建的块设备需要用 metadata 文件系统来初始化。这个步骤被称为在块设备上创建文件系统。在块设备上创建了文件系统后,就可以挂载并且使用其来储存文件。

简单来说,你还在使用旧式的 MBR 分区吗?如果是这样,就让我们在 /dev/sda1 上创建一个 ext2 文件系统。

root # mkfs.ext2 /dev/sda1

如果为 UEFI 使用新式 GPT 分区,则需要在 /dev/sda1 创建一 vfat 格式的分区,因为这是 UEFI 启动所必须的。

root # mkfs.vfat -F 32 /dev/sda1

现在应当创建一个交换分区。Funtoo Linux 会将此分区用于基于硬盘的虚拟内存空间。

由于交换分区不是用来存储文件的,因此无需对于交换分区创建文件系统。但是需要使用 mkswap 将其初始化。由于之后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交换分区,所以要运行 swapon 命令使交换分区立即在 Live CD 环境生效。

root # mkswap /dev/sda2
root # swapon /dev/sda2

现在需要创建一个 root 文件系统。这是将要安装 Funtoo Linux 系统文件的位置。一般推荐使用 ext4 和 XFS 作为 root 分区的文件系统。如果不能确定使用哪一个,那就使用 ext4 。下面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 ext4 文件系统:

root # mkfs.ext4 /dev/sda3

...现在,如果比起 ext4 你更喜欢使用 XFS 文件系统,可以使用下列命令创建 XFS root 文件系统:

root # mkfs.xfs /dev/sda3

你的文件系统(包括交换分区)现在已经初始化了,这样就可以挂载他们(附加到现有的目录层次结构中)并且用来存储文件。我们已经准备好在崭新的分区上安装 Funtoo Linux。

   Warning

当在部署一个 OpenVZ 架构的宿主机时,请使用 ext4 文件系统。Parallels 开发者团队对 ext4 和 openvz-rhel6-stable 的现代版本进行了大范围测试,发现前两者与 XFS 兼容,并且你可能会遇到内核层面的错误。

挂载文件系统

按照如下的步骤挂载新创建的文件系统,创建 /mnt/funtoo 作为安装的挂载点。

root # mkdir /mnt/funtoo
root # mount /dev/sda3 /mnt/funtoo
root # mkdir /mnt/funtoo/boot
root # mount /dev/sda1 /mnt/funtoo/boot

可选:当有一个独立的分区,例如 /home 或者其他时:

root # mkdir /mnt/funtoo/home
root # mount /dev/sda4 /mnt/funtoo/home

如要将 /tmp/var/tmp 置于独立的文件系统中,需要确保在挂载后将挂载点的权限修改为全局可写,如下:

root # chmod 1777 /mnt/funtoo/tmp

设置日期

   Important

如果你的系统上的时间与实际的时间相差太远(特别是几月甚至是几年,)那么有可能会导致 Protage 无法正确的通过 https 下载源码包。原因是有一些源码会包会通过 https 下载,而 SSL 证书是具有一个完整的激活和过期时间的。但是,如果你的系统时间与正确的时间相差不多,目前是可以跳过这段的。

显示要验证日期和时间被正确的设定为 UTC 格式。使用 date 命令来校验日期和时间。

root # date
Fri Jul 15 19:47:18 UTC 2011

如果需要矫正日期和/或时间,那么可以使用 date MMDDhhmmYYYY 命令,一定要记住 hhmm 是 24 小时的格式。下面的例子展示了把时间修改为 ”UTC 格式的 2011 年 7 月 16 日,下午 8:00“

root # date 071620002011
Fri Jul 16 20:00:00 UTC 2011

系统时间设置完成之后,将时间同步到机器的硬件时钟上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就能保证在重启之后时间维持不变。

root # hwclock --systohc

安装 Stage 3 压缩包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创建分区以及设置系统时间这两个步骤,下一步便是下载 Stage 3 压缩包。Stage 3 压缩包是一个预编译的,可以作为安装 Funtoo Linux 的出发点的系统。

请移步至 Subarches 来为你的系统下载最新版本的 Funtoo Linux。其他平台的分支(例如 arm 等)是为了让 Funtoo Linux 能在某一特定的 CPU 平台上有最好的表现而设计的。它们也对于每个 CPU 的指令集有不同的优势。

Subarches 页面列出了所有对于不同种类的 CPU 进行了特殊优化的 Funtoo Linux 版本。找出适合你的 CPU 种类的版本,然后在从左至右第一栏点击它的名字(比如 corei7)。你将会进入一个主要介绍你选择的版本的页面,这个页面也会列出可用的 stage3 压缩包。如果你使用虚拟化技术来运行 Funtoo Linux,并且你的 VM 也能移植到不同类型的硬件上,建议使用对于最老式的 CPU 指令集进行过优化的 satge3 压缩包,或者是一个在 AMD 和 Intel 处理器上都能够运行的通用镜像。

对于大多数的子分支,有几个 stage3 可供选择。下面的部分可以帮助你了解要选择哪一个。

哪个版本?

如果你不确定,就选择 funtoo-current

Funtoo Linux 有很多不同的 '版本':

BuildDescription
funtoo-currentThe most commonly-selected build of Funtoo Linux. Receives rapid updates and preferred by desktop users.
funtoo-stableEmphasizes less-frequent package updates and trusted, reliable versions of packages over the latest versions.

哪个子版本?

如果你不确定,就选择 standard

通常情况下 stage3 由 standard 的许多变种组成,列表如下:

VariantDescription
standardFuntoo Linux 的"'标准'"版。
pure64不提供 多位元支持(multilib,32-bit compatibility)的 64 位版本。是服务器系统的理想选择。
hardened包含 PIE/SSP 工具链以提供增强的安全特性。PIE 需要使用支持 PaX 的 kernel。SSP 可以在任何 kernel 下运行,并且在用户空间提供增强安全性,避免积累性漏洞攻击。适合有经验的用户

下载 Stage3

选择好 Stage3 之后,就可以下载了。使用 wget 命令来下载将要作为基础系统的压缩包。它应当被保存在 /mnt/funtoo ,如下所示:

root # cd /mnt/funtoo
root # wget http://build.funtoo.org/funtoo-current/x86-64bit/generic_64/stage3-latest.tar.xz

注意:64 位的系统可以运行 32 位或 64 位的 stage,但是 32 位的系统只能运行 32 位的 stage。一定要确保你选择了适合你的 CPU 的 Stage 3 版本。如果你不确定,可以毫无顾虑地选择 generic_64 或者是 generic_32 stage。参阅 Subarches 页面来获得更多信息。

Stage 文件下载完成之后,使用下列的命令来解压文件,记住需要用你下载的 Stage3 文件的名字来替换命令中文件的名字:

root # tar xpf stage3-latest.tar.xz
   Important

在解压 Stage3 压缩包时,使用 tar 的 "p" 选项是很重要的,这将对 tar 声明要 保留 在压缩文件中所有的权限和所有权。若没有指明此选项,Funtoo Linux 文件系统的权限有可能会变得不正确。

chroot 进入 Funtoo

安装 Funtoo Linux 前要使用 chroot 命令。chroot 将根目录 切换至 新的 Funtoo Linux 系统中,所以接下来运行的命令都将在新解压出的 Funtoo Linux 系统中运行。

在转换 root 环境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工作来将 chroot 环境完善。你需要将 /proc, /sys and /dev 挂载到新系统中。可以使用下述指令:

root # cd /mnt/funtoo
root # mount -t proc none proc
root # mount --rbind /sys sys
root # mount --rbind /dev dev

同时也需要复制一份 resolv.conf 到新的 chroot 环境中,来获得对域名的正确解析:

root # cp /etc/resolv.conf /mnt/funtoo/etc/

现在就可以 chroot 进入新系统中了,注意需要先执行 env 再执行 chroot 来确保安装介质中的环境变量不会进入你的新系统。

root # env -i HOME=/root TERM=$TERM chroot . bash -l
   Note

对于使用 64 位 Live CD 安装 32 位 系统用户请注意:一些软件使用 uname -r 来检查系统是 32 位或是 64 位。你可能需要将 linux32 指令附加在 chroot 指令中执行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的。

   Important

如果你得到了 "chroot: failed to run command `/bin/bash': Exec format error" 这个错误,多数情况是尝试在 32 位内核中执行 64 位指令。确保在启动 System Rescue CD 时选择了正确的内核类型。

在 chroot 环境下对默认的命令提示做一下改动也是一个好主意。这可以在你切换终端/终端模拟器时不至于搞混。使用下述指令:

root # export PS1="(chroot) $PS1"

在 chroot 环境下测试域名解析:

root # ping -c 5 google.com

如果你不能 ping 通,检查 /etc/resolv.conf,看看其中是否有 127.0.x.x 的行,如果有上述的行,那就把 127.0.x.x 改为 8.8.8.8 -- Google 的公共 DNS 服务器地址(对于中国大陆用户,可以将 DNS 地址设置为 202.38.95.110(教育网),202.141.160.110(电信),202.141.176.110(移动),2001:da8:d800:95::110(ipv6)(中科大 DNS)以便更好地解析)。在系统安装后,确保时用这个来替换掉 DNS 服务器地址。


乌拉!你现在已经 chroot 进入了一个新的 Funtoo Linux 系统中。是时候正确地配置 Funtoo Linux ,以便在没有任何手动设置的情况下,让它能正确的重启并且运行。

   Note

参考 Installing Portage From Snapshot 来了解同步 Portage 的其他方式。

是时候安装一份 Portage 仓库的拷贝了,这其中包含了包脚本(ebuilds),即向 Portage 声明如何安装成千上万的软件包。只要在 chroot 环境下执行一句简单的指令 emerge --sync 就能创建 Portage 仓库。这个指令会自动地从 GitHub clone 一份 Portage tree 到本地:

(chroot) # emerge --sync
   Important

若在初始化 emerge --sync 时遇到了由于 git 协议限制引起的错误,可在 /etc/portage/make.conf 中将 SYNC 变量设置为 "https://github.com/funtoo/ports-2012.git"

配置系统

正如对任何一个 Linux 发行版期盼的那样,Funtoo Linux 有一份自己的配置文件。这份文件是 /etc/fstab,需要编辑来确保 Funtoo Linux 来正确启动。其他都是可选的。

使用 Nano

chroot 环境下包含的默认文本编辑器是 nano。若要编辑文本,可以按照下述方法使用 Nano:

(chroot) # nano /etc/fstab

在编辑器中,可以使用方向键移动光标,并且退格和删除这一类的按键都会像往常一样工作。可以按 Control-X 并且用 y 来回答是/否将改动保存到文件的提示来保存文件。

配置文件

下面是一个你可能会要编辑的文件的列表,按需编辑:

File是否需要编辑这个文件?Description
/etc/fstab YES - required 在启动时对所有文件系统生效的挂载点。这个文件必须与磁盘分区设置相对应,下面示范如何修改此文件。
/etc/localtime Maybe - recommended 时区。若未设置,则默认为 UTC。此文件应是指向 /usr/share/zoneinfo 下文件的符号链接。 (比如 /usr/share/zoneinfo/America/Montreal)
/etc/make.conf (symlink) - 也可以是:
/etc/portage/make.conf
Maybe - recommended gcc (编译器)、portage、以及 make 会用到的参数。别忘记设置 MAKEOPTS。 文档中之后会详细解释。注意在 Funtoo Linux 中,这个文件为空是很正常的。原因是为了加强系统,很多设置都被迁移了。
/etc/conf.d/hostname Maybe - recommended 要习惯给系统设置一个名字。如果你想好了一个名字,就遵守(包括点号,即 foo.funtoo.org)原则,设置 hostname 变量。除此之外还要设置本地系统名(避免使用点号,即 foo)。若未指定,则默认为 localhost
/etc/hosts No 不必在此文件中手动设置主机名。此文件由 /etc/init.d/hostname 自动生成。
/etc/conf.d/keymaps Optional 键盘布局配置文件 (对于模拟终端)。若使用非美国键盘布局,请修改这个文件。参看 Funtoo Linux Localization.
/etc/conf.d/hwclock Optional How the time of the battery-backed hardware clock of the system is interpreted (UTC 或当地时间)。在系统启动时 Linux 使用主板电池支持的硬件时钟初始化系统时钟 。
/etc/conf.d/modules Optional 内核模块在系统启动时会自动加载。 一般不需要手动配置。参考 Additional Kernel Resources 获取更多信息。
/etc/conf.d/consolefont Optional 允许设置默认的控制台字体。如要应用此字体。使用 rc-update 命令启用 consolefont 服务和 consolefont。
profiles Optional 一些能帮助你更快初始化配置的 portage 设置。

如果你正在安装一个英文版的 Funtoo Linux,那就可以按照原样使用大部分的配置文件。如果你在安装其他语言的版本,不必担心,我们在 Funtoo Linux Localization 页面上写出了必要的准备步骤。如有需要,还有许多友好的帮助在等着你(请参考这个 Community)。

继续安装步骤。使用 nano -w <name_of_file> 来编辑文件 -- "-w" 指令会禁用自动换行,这样让编辑配置配置文件更顺手。你可以从示例文件中复制粘贴。

   Warning

在重启之前编辑 /etc/fstab 是很重要的!你需要修改 fstype 栏,让他们与你使用 gdiskfdisk 创建的文件系统和分区相匹配。跳过这个步骤有可能会让 Funtoo Linux 无法正确启动。

/etc/fstab

在系统启动时 mount 会读取 /etc/fstab。这个文件中每一行都会向 mount 声明需要挂载哪些文件系统以及如何挂载。为了让系统正常启动,需要编辑 /etc/fstab 并且确保其中的配置与之前安装步骤中对分区的修改一致,lsblk 命令可以显示分区:

(chroot) # nano -w /etc/fstab
   /etc/fstab - An example fstab file
# The root filesystem should have a pass number of either 0 or 1.
# All other filesystems should have a pass number of 0 or greater than 1.
#
# NOTE: If your BOOT partition is ReiserFS, add the notail option to opts.
#
# See the manpage fstab(5) for more information.
#
# <fs>	     <mountpoint>  <type>  <opts>         <dump/pass>

/dev/sda1    /boot         ext2    noauto,noatime 1 2
/dev/sda2    none          swap    sw             0 0
/dev/sda3    /             ext4    noatime        0 1
#/dev/cdrom  /mnt/cdrom    auto    noauto,ro      0 0
   Note

目前,我们默认的 /etc/fstab 文件包含了在 /dev/sda4 的 root 文件系统,以及在 /dev/sda3 的交换分区。我们需要将这些设置分别改为 /dev/sda3/dev/sda2

   Note

如果使用 UEFI 启动,将 /dev/sda1 稍加改动,把 ext2 改为 vfat。还记得在前面的步骤中我们是如何分区的吗?与前者相似,检查 /dev/sda3xfs 或是 ext4 是否对应分区。

/etc/localtime

/etc/localtime 用来明确你的机器处于哪个时区,默认是 UTC。如果想让 Funtoo Linux 系统使用当地时间,你需要将 {{|/etc/localtime}} 用一个符号链接指向你想要使用的时区。

(chroot) # ln -sf /usr/share/zoneinfo/MST7MDT /etc/localtime

上面的命令会将时区设置为 Mountain Standard Time(包括夏令时)。用 ls /usr/share/zoneinfo 命令来显示可用的时区。其中也有子目录包含了以地区描述的时区。

/etc/portage/make.conf

MAKEOPTS 可以用来指定在编译安装包时创建多少个并行的线程,这样可以显著地加速编译完成的速度。按照经验来讲,将 MAKEOPTS 设置为 CUP 数量的值(或 CPU 线程的值)+ 1 时比较好的。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个不包含 hyper-threading 的双核CPU,你可以将 MAKEOPTS 设置为 3:

MAKEOPTS="-j3" 

如果你不确定你有多少个 核心/线程,可以用 命令nproc 查看

(chroot) # nproc
16

MAKEOPTS 设置为上面的数字加上一之后的值:

MAKEOPTS="-j17"

USE 字段指定了在软件包包安装时所启用的功能。在安装的过程中我们不推荐向 USE 标志中加入很多字段;在改变 USE 选项之前,你需要确定你有一个能正常启动、工作的系统。一个前面写着负号 ("-") 的 USE 标志会向 Portage 声明在编译时不要使用该选项。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篇专门介绍 USE 的 Funtoo 指导手册。现在,你可以参考 Gentoo Handbook 来获得关于 USE 的更多信息。

LINGUAS 向 Portage 声明要将系统和应用 (就像使用 LINGUAS 作为环境变量的 OpenOffice) 编译为某个特定的语言。一般在使用英文的情况下是不需要这样做的。如果你需要另一种像法语(French,fr)或是德语(German,de)这样的语言,那需要合适地设置 LINGUAS:

LINGUAS="fr"

/etc/conf.d/hwclock

如果你想让 Funtoo Linux 与 Windows 双系统启动,你需要编辑这个文件,把 clock 的值从 UTC 改为 local,原因是 Windows 在每次启动时都会将硬件时钟设置为本地时钟。其他一般的情况下,是不需要编辑这个文件的。

(chroot) # nano -w /etc/conf.d/hwclock

本地化

默认情况下,Funtoo Linux 使用 Unicode (UTF-8),并且对应了美国英语的本地化以及键盘分布。如果你想要将你的系统配置为非英语的环境和键盘布局,请参考Funtoo Linux Localization

Portage 简介

Portage,是 Funtoo Linux 的包管理器,其中包含了一个叫做 emerge 的命令,这个命令可以用来从源码构建并安装包。也能同时管理好所有的依赖关系。你可以按照下面的说明调用 emerge:

(chroot) # emerge packagename

当你在命令行中安装某一个特定的软件包时,Portage 会在 /var/lib/portage/world 文件中记录它的名字。这样做是因为 emerge 就是这样被设计的,因为你用名字来安装一个如阿健包,你就想这个软件包会是系统的一部分,并且也想在未来让这个软件包升级。因为我们将一个包添加到了 world 集,它就能自动升级,所以说这是一个方便的特性,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来升级整个系统:

(chroot) # emerge --sync
(chroot) # emerge -auDN @world

这是升级你的 Funtoo Linux 系统的 官方 方式。作为开始,我们需要通过 git 拉取最新的 ebuilds (脚本)来更新 Portage 树,之后需要运行一个 emerge 指令来更新 world 包合集。这几个选项对 emerge 声明要做下列的事情:

  • a - 会打印出将要被 emrge 的包, ask 将会询问我们是否想要继续。
  • u - update 升级我们指定的软件包 -- 将不会重复 emerge 一个已经安装的软件包.
  • D - 将会在更新时考虑整个依赖数,换句话说,,就是做一个 deep(深层次的) 升级。
  • N - 升级所有在 USE 中更改了(new)设置的软件包

在 emerge @world 合集时,你也需要考虑 --with-bdeps=y 这个参数,在一段时间要至少要使用一次。这将会同时升级依赖软件包。

当然了,有些时候我们想安装一些软件包,但是并不想把他们添加到 world 文件中。这样做通常是考虑到只需要临时安装这个软件包,或者这个有问题的软件包是另一个包的依赖。如果需要这样做,就按照下面的方法使用 emerge 命令:

(chroot) # emerge -1 packagename

高级用户可以看看 Emerge 的维基页面。

更新 world 合集

现在是时候更新整个系统了,并且推荐在第一次启动后先做这件工作。

(chroot) # emerge --sync
(chroot) # emerge -auDN @world
   Important

确保你读了所有 emerge 过去的消息并且遵照了它们的指示。在你升级了你的 Perl 或 Python 后这是非常重要的。

内核

从 2015 年 五月中旬开始,Funtoo Linux 的 stage3 文件中就包含了一个预编译的 debian-sources 内核,使得整个安装过更加简单和快速。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检查 Debian 源是否安装:

(chroot) # emerge -s debian-sources
Searching...    
[ Results for search key : debian-sources ]
[ Applications found : 1 ]

*  sys-kernel/debian-sources
      Latest version available: 3.19.3
      Latest version installed: 3.19.3
      Size of files: 81,292 kB
      Homepage:      http://www.debian.org
      Description:   Debian Sources (and optional binary kernel)
      License:       GPL-2

如果在 Latest version installed 中列出了一个内核的版本,那就说明 Debian 源已经预编译好了,你就能跳过剩下的内核的部分,并且移步至 Installing a Bootloader section

编译安装内核

如果你需要为 Funtoo Linux 编译安装一个内核,请遵照以下步骤:

   Note

参考 Funtoo Linux Kernels 来获得一份关于 Funtoo Linux 支持的内核的完整清单。对新用户来说,我们推荐 debian-sources for new users。

   Important

带有 binary USE 标志的 debian-sources 至少需要 /var/tmp 中有 14GB 的可用空间,并且在 英特尔 Core i7 上需要大约 1 小时来编译安装内核。

emerge 内核:

(chroot) # emerge debian-sources

emerge 完成后,需要将新内核以及 initramfs 安装到 /boot,内核头文件安装到 /usr/src/linux,这样就做好了配置启动加载器(boot loader),准备让其启动 Funtoo Linux

   Warning

若机器上有磁盘阵列(RAID),在安装内核时,需要 mdadm 工具作为依赖。在重启之后首先编辑 /etc/mdadm.conf 文件,这样在内核尝试将磁盘阵列挂载到目录树之前,就能让机器正确地识别并配置它。若没有进行上述步骤,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甚至无法开机。若要查询细节问题,请使用命令 man mdadm 参考 mdadm 的手册页或mdadm ebuild page。

   Note

NVIDIA 显卡用户请注意:binary USE 标记会安装 Nouveau 驱动,但是这个驱动不能与专有驱动一起加载,并且由于 KMS 的原因,在运行时也无法卸载。你需要在 /etc/modprobe.d/ 中将它列入黑名单。

   Note

若需要对于 Funtoo Linux 的其他版本内核选项的概览,请参阅 Funtoo Linux Kernels。Debian 内核仅包含很少模块,这个站点 genkernel 可能会有帮助。另请参阅 hardware compatibility information。

安装启动引导器

下列安装指南会展示如何在老式 BIOS 或新式 UEFI 上使用 GRUB 来启动 Funtoo Linux。下列说明以 Portage 中的 boot-update-1.7.2 为例,其他版本大同小异。

第一步,emerge boot-update 软件包。因为软件包依赖关系,这也将同时 emerge grub-2efibootmgr

(chroot) # emerge boot-update

接下来,用 nano 编辑 /etc/boot.conf,在文件上面位置用 "Funtoo Linux genkernel" 替换掉 "Funtoo Linux",并将 "default” 指明为 Funtoo Linux genkernel

/etc/boot.conf 应如下所示:

   /etc/boot.conf
boot {
	generate grub
	default "Funtoo Linux genkernel" 
	timeout 3 
}

"Funtoo Linux" {
	kernel bzImage[-v]
}

"Funtoo Linux genkernel" {
	kernel kernel[-v]
	initrd initramfs[-v]
	params += real_root=auto 
} 

"Funtoo Linux better-initramfs" {
	kernel vmlinuz[-v]
	initrd /initramfs.cpio.gz
}

如果你需要自定义或者是从一个非默认的内核启动,请阅读 man boot.conf 来获得对你用帮助的信息。

旧式的 (BIOS) MBR

当使用"旧式" BIOS 引导启动时,运行以下命令对 GRUB 声明让它安装到 MBR 中,并且生成 GRUB 引导启动时需要的 /boot/grub/grub.cfg 配置文件:

(chroot) # grub-install --target=i386-pc --no-floppy /dev/sda
(chroot) # boot-update

新式 (UEFI)Boot Entry

如果使用"新式" UEFI 引导启动,你运行以下命令,这取决于安装 64 位或 32位系统。上述操作会将 GRUB 作为一 UEFI 的启动条目添加到启动选项中。

对于 x86_64 位系统:

(chroot) #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 --bootloader-id="Funtoo Linux [GRUB]" --recheck /dev/sda
(chroot) # boot-update

对于 x86_32 位系统:

(chroot) # grub-install --target=i386-efi --efi-directory=/boot --bootloader-id="Funtoo Linux [GRUB]" --recheck /dev/sda
(chroot) # boot-update

第一次启动,以及之后......

一切就绪--Funtoo 已经准备好启动

第一次安装 Funtoo Linux 时,需要运行 grub-install 命令,但是每当修改 /etc/boot.conf 文件后,都需要重新运行 boot-update 命令将新内核添加入系统。上述命令会重新生成 /boot/grub/grub.cfg 文件,以便在下一次重启系统时,可以把新内核添加入 GRUB 启动选单中。

网络配置

重启系统之前,要确保能够连接网络。可以从 NetworkManager,dhcpcd,Funtoo Linux Networking 脚本这三个中自由选择。下面讲解如何通过想要设置的网络类型选择合适的方式。

Wi-Fi 配置

对于使用无线连接,移动数据等的笔记本电脑/移动用户来说,强烈推荐 NetworkManager。 由于无线网卡需要固件才能使用,因此同样推荐 emerge linux-firmware ebuild。

(chroot) # emerge linux-firmware networkmanager
(chroot) # rc-update add NetworkManager default

上述指令可以确保在你启动进入 Funtoo Linux 之后 NetworkManager 能够启动。在完成了这些设置并启动进入 Funtoo Linux 之后,你可以使用 nmtui 命令(这个命令是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基于命令行界面的)来设置 NetworkManager ,这样,就能连接(并且能在重启之后自动连接)到无限网络:

root # nmtui

如果想获得关于 NetworkManager 的更多的信息,请参考: NetworkManager package page

   Note

wpa_supplicant 对无线连接也是不错的选择。参考软件包 net-wireless/wpa_supplicant 来找到有关设置 wpa_supplicant 的信息。

桌面(有线 DHCP 连接)

对于一个使用 DHCP 进行有线网络连接的家庭电脑或者是工作站,最简单有效的启用网络方式,就是将 dhcpcd 添加至默认的 runlevel:

(chroot) # rc-update add dhcpcd default

重启系统后,dhcpcd 会在后台运行,管理所有的网络接口,并且通过 DHCP 服务从 DHCP 服务器获得网络地址。

如果你的 DHCP 上游的服务器是 dnsmasq,那么他可以设置为通过 MAC 地址给终端分配地址,这样就能使用 DHCP 上的服务器。

服务器(静态 IP)

对于服务器,推荐使用 Funtoo Linux Networking 脚本。脚本对配置静态 IP 及对虚拟化使用的虚拟以太网桥接有特殊优化。参看 Funtoo Linux Networking 了解如何使用 Funtoo Linux 提供的模板配置网络。

主机名(Hostname)

Funtoo 使用 "localhost" 作为主机名。虽然系统用这个名字也能完美的运行,但当一些 ebuilds 检测到主机名为 localhost 是,它们会拒绝安装。并且若多个系统同时使用 localhost 作主机名,也容易将其混淆。因此,建议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主机名可以是任意的,这意味着只要对于系统的管理员来说,名字看起来合理,就可以使用任意字母组合。若要更改主机名,可以通过编辑下列文件:

(chroot) # nano /etc/conf.d/hostname

修改以主机名开头的行。保存文件,下一次 Funtoo Linux 启动的时候就将使用新的主机名。

   Warning

避免在主机名中使用特殊字符,原因是 shell 有可能会尝试解释这些特殊的字符,这样可能会到导致一些无法预测的结果,使用拉丁字母表:a-z, A-Z, 0-9 中的字符

   Tip

为了避免主机名占满终端的屏幕,只给命令很小的空间,尽量使用简短的主机名(最多 8 至 10 个字符)。特别是在一些类似 Bash、Python、SQL 和 Perl 等语言中使用长字符串时。

收尾工作

设置 root 密码

在重启之前必须设置一个 root 密码,这样才能在重启后登陆

(chroot) # passwd

重启系统

现在退出 chroot 环境,卸载 Funtoo Linux 分区和文件,重启电脑。重启后,GRUB 启动引导器会启动,并加载 Linux 内核及 initramfs,之后系统会开始启动。

离开 chroot 环境,将当前工作目录更改为 /mnt,卸载 Funtoo 分区,并且重启电脑。

(chroot) # exit
root # cd /mnt
root # umount -lR funtoo
root # reboot
   Note

系统恢复 CD 会将卸载新的 Funtoo 分区过程作为自身一般的关机步骤来处理。

现在应该可以看到已经系统重启,过几秒 GRUB 引导器界面会显示,接下来能看到 Linux 内核以及 initramfs 加载。之后,应该可以看到 Funtoo Linux 启动。并且应该看到 login: 提示。至此即成功安装了 Funtoo Linux。

Profiles

重启进入 Funtoo Linux 后,可以使用 Funtoo Profiles 进一步自定义系统。下面是对 Profiles 的简短介绍 -- 参阅 Funtoo Profiles 找到更详细的信息。基本的 Profile 类型有五种,分别是:arch, build, subarch, flavors 和 mix-ins:

Sub-Profile TypeDescription
arch一般是 x86_32bitx86_64bit,这决定了系统的类型和支持方式。在你安装 Stage3 时,这就已经设定好了,并且不应修改。
build决定了你的系统是 currentstableexperimental 版本。与 stable 系统相比,current 系统将会包含更新的,unmask 的软件包。这是在 Stage 安装时决定的,并且通常不会改变。
subarch决定了如何为你的系统 CPU 进行优化 。subarch 在 Stage3 安装的时候会设置,但若需要,可以在之后修改为更好的设置。谨记要选择一个和你的 CPU 架构相匹配的设置。
flavor决定了系统的一般类型,例如 server 或是 desktop,并且会根据你的需要适当地设置 USE 标志。
mix-ins决定了一些你可能有兴趣启用的内容。

对于每一个 Funtoo Linux 系统,必须设置一个 Arch、build 以及 flavor。mix-in 是可选的,如果有需求,则可以设置多个。多数情况下,flavor 和 mix-in 从其他的附属配置(sub-profiles)中继承设置。可以使用 epro show 查看当前 profile 设置,以及所有设置继承信息:

(chroot) #  epro show

=== Enabled Profiles: ===

        arch:  x86-64bit
       build:  current
     subarch:  intel64-haswell
      flavor:  desktop
     mix-ins:  gnome


=== All inherited flavors from desktop flavor: ===

                     workstation (from desktop flavor)
                            core (from workstation flavor)
                         minimal (from core flavor)

=== All inherited mix-ins from desktop flavor: ===

                               X (from workstation flavor)
                           audio (from workstation flavor)
                             dvd (from workstation flavor)
                           media (from workstation flavor)
      mediadevice-audio-consumer (from media mix-in)
                mediadevice-base (from mediadevice-audio-consumer mix-in)
      mediadevice-video-consumer (from media mix-in)
                mediadevice-base (from mediadevice-video-consumer mix-in)
        mediaformat-audio-common (from media mix-in)
          mediaformat-gfx-common (from media mix-in)
        mediaformat-video-common (from media mix-in)
                  console-extras (from workstation flavor)
                           print (from desktop flavor)

epro 基本用法如下:

DescriptionCommand
查看可用的 profile。启用的 profile 将以青色高亮显示。直接启用的 profile 以粗体显示并且有 * 附在最前。
(chroot) # epro list
改变系统的 flavor。
(chroot) # epro flavor desktop
添加一个 mix-in。
(chroot) # epro mix-in +gnome

下一步

如果是从来没有接触过 Gentoo Linux 和 Funtoo Linux 的新手,请参阅 Funtoo Linux First Steps ,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初识新系统。对于 official documentation 也设有一个专门类别,此类别包含了所有由官方维护的文档,这些文档主要讲解了 Funtoo Linux 的安装和操作。

我们也有许多讲解安装系统的页面,参考 First Steps 来获得一份列表。

如果系统没有正确启动,参考 Installation Troubleshooting 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